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意味着我国工程师资格将实现国际互认,这是我国科技组织在国际舞台上取得重要话语权的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推进我国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Graduate Attribute Profiles)为基础,符合国际实质等效要求。现行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通用标准规定了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接下来,我们就从通用标准中培养目标的内涵定义、专业自评与专家考查重点以及常见问题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 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应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总目标。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和条件,包括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专业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专业教师)了解和参与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在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达成共识。 专业应有明确的公开渠道公布和解读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利益相关者知晓和理解培养目标的含义。 (1)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否完整,能否说明学生毕业5年左右从业的专业领域、职业特征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否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总目标。 (2)对培养目标的内涵解释是否合理,能否说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社会需求等内外部需求和条件的关系。 (3)培养目标制定过程是否开展了有效的调研及合理的预测,包括针对本校教师、教学管理者的内部调研,针对用人单位、校友、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调研,对调研数据的分析,以及根据分析做出的需求预测是否合理有效。 (4)培养目标是否有明确的公开渠道,不同渠道中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否一致,是否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知晓和理解培养目标的含义。 (1) 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针对性不强,不能反映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特色。 (2) 培养目标的内容对职业能力的表述不清晰,不能与毕业要求建立对应关系。 (3) 不能合理解释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社会需求的关系。 (4) 培养目标的制定纯属闭门造车,缺乏充分有效的内外需求调研与分析,依据不足。 (5) 培养目标公开渠道不明确,不同渠道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不一致,内涵解释不清晰。 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是修订培养目标的基础工作。所谓合理性是指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内外需求和条件的符合度。专业应定期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了解和分析内外需求和条件的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修订培养目标。要求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评价修订工作,是为了保证评价和修订工作能够更好的反映行业的人才的需求,使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是修订和完善培养目标的需要,重点关注培养目标与内外部需求的吻合度,包括全球化和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国家和地区发展变化,行业和用人单位发展变化,学校定位和专业教育发展变化,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等,专业可以面向各个相关利益方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问卷、走访等),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评价结果。根据专业的服务面向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尤其要加强对相关行业企业的调研,重视用人单位的意见。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结果是修订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1) 定期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工作机制是否建立,包括评价周期、工作程序、责任人、组织机构、工作要求等。组织机构中是否有相对固定的企业行业专家参与。 (2) 专业对培养目标合理性的含义是否理解,是否根据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需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内外部调研,调研内容是否与学校定位、专业具备的资源条件、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内外需求和条件相关,调研对象是否涉及教师、在校生/家长、校友、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3) 专业是否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有效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开展了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进而开展培养目标修订工作。 (1) 没有建立机制,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内容、方式、要求不明确,工作开展随意性强,仅仅针对认证工作临时开展了调研和分析工作,不可持续。 (2) 针对各类人群的调研内容、调研范围缺乏有效设计,调研内容不能反映内外需求,调研结果的分析不充分,结果简单粗糙。 (3) 原始资料整理不及时不规范,支撑自评的原始资料不足。 (4) 将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与培养目标达成分析概念混淆。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培养目标的内涵、专业自评与专家考查重点以及常见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而随着工程认证的标准越来越严格,院校在专业认证中也面临了诸多问题。 认证审核标准的严格加大了专业申请的复杂性,院校在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存在专业认证认证底线不清晰、认证核心要素缺失、机制不完善、能力达成评价过程繁琐、人员组织协调困难等众多挑战和难题。 那么专业应该如何避免各类支撑漏?毕业要求如何完全覆盖认证标准?专业如何证明评价结果与产出挂钩?专业如何建立面向产出的课程质量标准?如何对标国内同类专业的成功经验,撰写申请书和自评报告,守住认证的主线和底线?这些都值得院校关注的问题。 鹏迪研究院通过组建专业认证专家团队,打造专业认证专家智库为院校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且精的全流程咨询指导服务。 培养方案指导、课程大纲指导、机制文件指导、达成报告输出、申请书撰写协助 基于申请书阶段资料补充完善、自评报告撰写指导(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申请报告、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机制文件等) 梳理进校考察资料、完善自评阶段资料、进校汇报资料审核整改
近年来,鹏迪科技已为全国20余个省市提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了“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学科”大学、普通本科、民办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五种类型院校的全覆盖,已在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100多所院校落地实施。
最后,期待更多专业认证建设专家加入我们,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
鹏迪官网
https://www.pengdikj.com/
全国客服电话
400-616-0857